我叫李元琴(身份证号:532125198601130949),云南昭通大关县悦乐镇妥河村人。要为不识字的父母讨一个公道,他们被卷入一场荒唐的贷款纠纷,从担保人莫名变成借款人,如今生活陷入绝境,连孙子治病的钱都难以保障,实在让人心寒。
十几年前,我的舅舅潘光钱因搞房地产需要资金,找到我的父母李代银、潘光芬,恳求他们帮忙在当地农村信用社做贷款担保。我父母老实本分,一辈子没读过书,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,更不懂担保背后的风险。架不住亲戚恳求,他们在银行工作人员的引导下,只是按了个手印就离开了,甚至不知道贷款金额是多少,更没见过一分钱——这笔钱从头到尾都被舅舅潘光钱拿走使用。
本以为只是帮亲戚一个忙,没想到多年后风波骤起。舅舅一直没还这笔贷款,可银行从未找过他追责。更荒唐的是,今年(2025年)我们收到传票,诉状上竟写着我父亲李代银在2013年成了这笔贷款的“借款人”!明明十几年前只是担保人,怎么变成借款人?这凭空而来的“身份转换”,让我们全家都懵了。
我父母连字都不会写,当年担保时只按了手印,可诉状上的签名却笔锋工整,显然是他人代签。这些年银行换了好几批领导,如今却拿着这样一份可疑的材料起诉我的父亲,冻结了他的银行卡和微信账户。现在父亲出门打车付不了钱,日常开销全靠现金周转;更急人的是,我弟弟的孩子因抑郁症在医院住院,急需用钱,可家里的积蓄都在被冻结的账户里,连治病钱都拿不出来,孩子的病情也因此加重,看着他在病床上难受的样子,我这个姑姑心如刀割。
我反复追问父母,他们始终肯定十几年前只是去做担保,从未签过任何“借款人”的协议,甚至连贷款具体金额都不知情,更没花过这笔钱的一分一毫。舅舅当年用这笔钱搞房地产,如今却不见踪影,银行不找实际用钱的人,反而将矛头对准无辜的担保人,还通过篡改身份的方式追责,这难道不是欺负老实人吗?
父母一辈子勤勤恳恳,没跟人红过脸,如今却要背负本不属于自己的债务,成了舅舅和旧账的“背锅侠”。他们年纪大了,经不起这样的折腾,看着他们整日愁眉不展、以泪洗面,我既心疼又愤怒。银行换了领导,但不能换走责任;时间过了多年,但公道不该缺席。我们只想要一个真相:为什么担保人会变成借款人?代签的签名为何能作为起诉依据?恳请领导们关注此事,帮我们这些底层老百姓主持公道,让父母能卸下这口冤气,让孩子能安心治病,让这个家能喘口气。
这个存折账号和诉讼书上的账号是同一个账号,但是这上的日期和诉讼书上的日期不一样。
这是我爸爸的字
供稿人(举报人):李元琴(身份证号:532125198601130949)
( 免责声明:此文内容仅代表举报人观点,与本网无关。仅供读者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)